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深化青少年法治与禁毒教育,提升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我校积极响应并组织相关学生代表,参加了由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精心策划的“一堂开在庭审现场的禁毒公开课”。本次活动以一起具有深刻警示意义的贩卖“笑气”案件公开庭审为载体,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法治实践课。
“笑气”,化学名为一氧化二氮,虽未被直接列入传统毒品范畴,但其成瘾性与危害性不容小觑。长期吸食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损伤、肢体麻木、精神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对“笑气”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未经许可的买卖行为均属违法。近年来,“笑气”滥用问题日益突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毒品替代物”。
本次公开庭审活动,正是司法机关深化“党建引领、赋能检察”工作思路,加强法检协同,创新法治教育与禁毒宣传形式的重要举措。我校学生代表与辖区内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一同走进庄严肃穆的法庭,全程旁听了案件的审理过程。随着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检察官清晰宣读起诉书,严谨出示证据并经法庭质证,并发表了有力的公诉意见和量刑建议。同学们“零距离”感受了法庭的威严,深刻认识到非法买卖“笑气”等危险化学品的严重后果和法律代价,内心受到强烈震撼。
庭审结束后,检察官趁热打铁,结合刚刚审结的案例,为在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普法课。检察官着重强调:“‘笑气’的危害绝不亚于毒品,任何未经许可的买卖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同时,检察官还传授了实用的防毒拒毒技巧,反复叮嘱同学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包括“笑气”在内的各类毒品及替代物的诱惑。我校学生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只在新闻上看到‘笑气’的危害,今天亲眼目睹了整个庭审过程,亲耳听到了法律的宣判,真切感受到了违法犯罪的沉重代价。这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直观、更震撼,我们一定会引以为戒,时刻保持警惕,坚决远离毒品和一切有害物质。”
为巩固教育成果、解答同学们心中的疑惑,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针对“如何辨别伪装成‘电子烟’的毒品?”“青少年涉毒将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等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检察官带领大家观看了原创禁毒警示教育视频,参观了禁毒知识展板,并结合图文资料,详细讲解了常见毒品类型、新型毒品的伪装伎俩以及涉毒行为的法律责任。在轻松而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同学们对禁毒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次组织学生走进法庭参加“庭审+课堂”形式的禁毒公开课,是我校深化法治教育、创新德育载体的重要实践。这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禁毒知识融入真实的司法场景,让禁毒理念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积极探索更多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持续筑牢校园禁毒防线,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无毒校园和和谐社会环境贡献力量。